第四屆亞洲青年地理學家研討會在玉溪舉辦
發(fā)布時間:2024-12-4 來源:中國地理學會

2024年11月29日-12月2日,第四屆亞洲青年地理學家研討會在云南玉溪召開。本屆研討會由亞洲地理學會青年地理學家工作組、中國地理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、國際數(shù)字地球學會青年科學家創(chuàng)新網(wǎng)絡共同主辦,玉溪師范學院承辦,國際地理聯(lián)合會青年地理學家委員會協(xié)辦。來自11個國家58家機構的378位專家學者齊聚玉溪,共同圍繞“全球變化下的亞洲地理”這一主題進行為期兩天的交流研討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會議開幕式.jpg

會議開幕式

 

研討會開幕式于11月30日上午在玉溪師范學院圖書館報告廳舉行,由亞洲地理學會青年地理學家工作組主席、南京師范大學陳旻教授主持。玉溪師范學院校長段紅云教授、亞洲地理學會(AGA)副主席Vinh Cam LAI教授,國際地理聯(lián)合會(IGU)前主席Michael MEADOWS教授,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陳發(fā)虎院士先后致辭。

亞洲地理學會青年地理學家工作組主席陳旻教授主持開幕式.jpg

亞洲地理學會青年地理學家工作組主席陳旻教授主持開幕式

玉溪師范學院校長段紅云教授致歡迎辭.jpg

玉溪師范學院校長段紅云教授致歡迎辭

亞洲地理學會副主席、越南科學院地理所Vinh Cam LAI教授致辭.jpg

亞洲地理學會副主席、越南科學院地理所Vinh Cam LAI教授致辭

 

國際地理聯(lián)合會前主席Michael MEADOWS教授致辭.jpg

 

國際地理聯(lián)合會前主席Michael MEADOWS教授致辭

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陳發(fā)虎院士致辭.jpg

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陳發(fā)虎院士致辭

開幕式上,印度地理學會聯(lián)合秘書Prabuddh Kumar MISHRA副教授就2025年11月將在印度新德里舉辦的第六屆亞洲地理大會進行宣講。


印度地理學會聯(lián)合秘書Prabuddh Kumar MISHRA副教授介紹第六屆亞洲地理大會.jpg

印度地理學會聯(lián)合秘書Prabuddh Kumar MISHRA副教授介紹第六屆亞洲地理大會

大會特邀報告環(huán)節(jié),先后由IGU青年地理學家委員會主席、印度拉力特·納拉楊·米蒂拉大學Gaurav SIKKA博士和AGA青年地理學家工作組秘書長、西安交通大學賀力副教授主持。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、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發(fā)虎研究員,IGU副主席、意大利那不勒斯費德里科二世大學Maria PARADISO教授,西班牙地理學會會員、探險家Paco ACEDO先生分別作了題為“亞洲夏季降水區(qū)年代際變化的空間異質性和‘巨型三明治’格局及其影響”、“你是地理學家嗎?找到你在地理學中的位置”和“寫下你自己的故事:好奇心是探索的唯一理由”的學術和科普報告。印度德里大學Prabuddh Kumar MISHRA副教授,河南大學董冠鵬教授分別作了題為“喜馬拉雅地區(qū)自然資源保護的多種視角”、“空間顯式的氣候計量經(jīng)濟學模型”的學術報告。

 

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陳發(fā)虎院士作大會報告.jpg

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陳發(fā)虎院士作大會報告

國際地理聯(lián)合會副主席Maria PARADISO教授作大會報告.jpg

國際地理聯(lián)合會副主席Maria PARADISO教授作大會報告

  紀錄片制片人、探險家Paco ACEDO先生作科普報告.jpg 紀錄片制片人、探險家Paco ACEDO先生作科普報告 

 印度德里大學Prabuddh Kumar MISHRA副教授作大會報告.jpg

印度德里大學Prabuddh Kumar MISHRA副教授作大會報告

 

河南大學董冠鵬教授作大會報告.jpg

河南大學董冠鵬教授作大會報告

 

11月30日下午和12月1日全天,開展專題分會場交流研討活動。會議設立10個專題分論壇和1個期刊編輯圓桌會,共舉辦77場專題報告與研討活動。與會專家學者在“全球變化下的亞洲地理”這一主題下,圍繞國土空間優(yōu)化與功能完善、亞洲城市景觀的可持續(xù)性、空間可達性、土地利用/土地覆蓋變化、驅動因素、后果和政策響應、地理智能大模型的構建與應用、城鄉(xiāng)土地利用變化與生態(tài)福祉、土地管理和時空大數(shù)據(jù)建模、復合連鎖災害風險評估與應對策略的創(chuàng)新視角、能源地理學與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、新時期的城鄉(xiāng)治理與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、地理模擬與優(yōu)化、地理學論文撰寫與發(fā)表等重要議題進行了平行分會場匯報與交流研討,深入探討全球變化對亞洲自然地理、人文地理、地理科學和環(huán)境科學的影響,從多個層面和維度交流展示亞洲地理研究的新成果。

專題分會場.jpg

專題分會場 

期刊編輯圓桌會.jpg

期刊編輯圓桌會

 

12月1日傍晚,舉行會議閉幕式。閉幕式由賀力副教授主持。Gaurav SIKKA博士為與會者作了題為“國際地理聯(lián)合會青年地理學家委員會與亞洲青年地理學家研討會的青年可持續(xù)行動協(xié)同效應”的報告。陳旻教授作會議總結發(fā)言,介紹了研討會取得的初步成果,并為研討會第一次在線下成功舉辦向組委會、志愿者及全體與會者致謝。隨后,舉行頒獎儀式。主持人宣讀了本屆研討會優(yōu)秀論文獎獲獎者名單。經(jīng)大會組委會綜合評定,共有7篇論文入選。Michael MEADOWS教授、Maria PARADISO教授和Vinh Cam LAI教授先后為獲獎者頒獎。柏林科技大學李宏慶、華中科技大學孔德尚、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慶奧、南京師范大學孫卓等代表發(fā)表了獲獎感言。最后,主持人宣布會議閉幕,感謝所有人的參與和貢獻,邀請大家繼續(xù)關注亞洲地理學會青年工作組的后續(xù)動態(tài)及活動。

研討會閉幕式.jpg 研討會閉幕式


優(yōu)秀論文頒獎儀式.jpg

優(yōu)秀論文頒獎儀式

 

亞洲青年地理學家研討會開創(chuàng)了亞洲青年地理學者交流的先河,首屆會議于2021年12月召開,開拓和搭建了新國際交流平臺,促進了亞洲地理機構間與亞洲各國青年地理學者間的交流合作,推動了亞洲地理學會事業(yè)發(fā)展。前三次均以線上形式召開,本次是研討會自創(chuàng)辦以來首次以線下形式舉行, 進一步促進了會議的品牌化,擴大了平臺的影響力。與會專家學者通過此次研討會收獲知識靈感、激發(fā)創(chuàng)新思維,為亞洲地理學發(fā)展、解決亞洲面臨的諸多地理學難題貢獻智慧和力量。

亞洲地理學會青年地理學家工作組(AGA-YGWG)成立于2020年,旨在為青年地理學家提供合作及學術交流平臺,面向環(huán)境、健康、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等重大議題,匯聚自然地理、人文地理、地理信息科學等相關領域的青年地理學家,形成緊密聯(lián)系的亞洲學術共同體。

第四屆亞洲青年地理學家研討會合影.jpg

第四屆亞洲青年地理學家研討會合影

聯(lián)系我們

中國地理學會

地 址:北京市朝陽區(qū)大屯路甲11號

郵政編碼:100101

電子信箱:gsc@igsnrr.ac.cn

主頁網(wǎng)址:http://m.basketballbullsstore.com

電 話:010-64870663

傳 真:010-64870663

版權所有:? 2001-2025 中國地理學會    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(qū)大屯路甲11號      郵編:100101
電話:010-64870663      傳真:010-64870663      E-mail:gsc@igsnrr.ac.cn
備案/許可證號碼:京ICP備18020997號-6 京公網(wǎng)安備11010502053842
技術支持:北京智聯(lián)軟件技術有限公司